读研期间应该早些了解的一些事
发布时间:2022-10-13 17:21:06 阅读量:2183次
学术篇:
1、选导师时一定要慎重,根据自己未来规划选择
以下是个人的血泪经验:很多人在刚入学选导师的时候,都是优先选择学术大牛,亦或是院长、副院长,却不知这些大咖带研究生基本上都是放养,甚至于你一学期都可能才能见他一次(我当时的大导就是院长,基本放养)。当然,这种导师对于想要提前去实习工作的学生肯定很开心,因为你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关注自己的事情。但是,对于想要做学术、读博的同学,无疑是噩梦,因为你基本得不到什么指导。这里给这些同学一个建议,优先选年轻的、知网上近两年发过文章的、口碑人品比较好的导师,这些老师正在学术上升期,做项目发文章的需求大,经常找学生干活(我的二导就是在上升期,前期手把手教我,差别太大了)。记住,一定不要一味地去选学术大牛,他的资源确实很多,但是给不到你,真的没意义。
2、不要期望导师能够给你太多帮助
不管是选到了满意还是不满意的,都不要太过于依赖自己的导师,都研究生了,自主性一定要有。互联网时代,几乎所有的东西你都可以在网上学。在学术方面的,无论是阅读方法还是写作方法,其实都能够找到。
3、掌握各种文献阅读的网站、文献记录的软件,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
后期会分享一些文献阅读网站,小伙伴们可参考噢~我读研期间的成果是2篇核心+2篇C刊+2本著作,以后也会持续分享一些自己读文献、写论文、投稿的一些方法。
4、多参加相关专业学术会议、学术论坛
想要了解当前学术界的走势、研究倾向,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加这些学术会议和论坛。在这些会议中,可以去找寻研究方向,也可以去学习大牛是怎么研究这个课题的。有能力的甚至可以自己投稿一些学术会议,在大佬面前混脸熟,指不定其中一个就是你未来的博导。
5、从研一开始就要发论文
为什么要从研一开始发,三个点:
一、有些学校毕业是有论文要求的,一定要提前了解,早做准备。
二、有些想读博的,一定要提前准备材料,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可以说,这也是读博的基本门槛。
三、想要得奖学金?无论是省奖还是国奖,想得奖必须要有大量的论文加分。我当时学校是普刊10分、核心40分、C刊60分。
6、尝试申请、参加科研项目
多了解本学校研究生可申请的一些项目,不要怕,研一的时候就可以勇敢大胆的去申报。科研项目这个事,指不定审核的大佬们看中了你哪个创新点就给过了。而且,你申报了还有成功的可能,你不申报的话一点可能都没有。当然,要是自己申不到,去问问导师、同学,甚至是一些课程的任课老师,都可以去接触询问有没有可以参与的项目(我的第一个省级项目就是参与一门课程的老师的),很多老师都缺忠实的论文输出马仔。
7、早点完成毕业的材料要求
在研一地时候就需要了解想要毕业应该准备那些材料。比如,有些学校要求毕业的时候要发文章,并且有刊物要求。像有的一些核心、C刊见稿都很慢的,一定要尽早做准备。
8、毕业论文一定要做重视,规划好每一阶段的目标
不管是未来想要干啥子,如果毕不了业就尴尬了。我有一个同学,当时申请到了博士,但是毕业论文却被盲审毙了,申请到了博士也莫得用。所以,一定要重视毕业论文,规划好每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事情,大概在研二的时候,基本就要把毕业论文搞定了,这样你才有充足的时间为未来做准备。
生活篇:
1、尽早做好读研规划,不要盲目地过完三年
无论是未来想要读博、工作、考编,一定要早早地做好规划。刚读研的时候大家的起点可能都差不太多,但是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比人和猴都大。不要觉得读研了就可以逃避就业的压力,又或是一定能够走向学术的圣殿,没有明确的规划、明确的方向,你永远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生活。当然,你爸是马云当我都啥没说.......
2、不要太过随意地去制定一个计划
首先,制定计划不要过大过空,前几天都完成不了你会丧失信心,也不会再去遵守计划了;当然,也不要太小太简单,完成之后完全没有成就感,自然就没有动力了。其次,不要过于笃定一个目标,先尝试去接触一下再做决定。比如不知道想不想读博,你可以先去感受一下博士的生活(看文献、写论文无限循环),能不能接受;又或者想要去哪个行业工作,早早地去实习看看这个行业适不适合自己。趁现在还在读研,试错成本低,大胆去尝试、接触、思考后,再制定某一个具体的计划。
3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,保持身体健康
真的血泪经验,一定要多锻炼!!!我读研的时候因为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跟项目、发文章、写书籍,大学时养成的跑步习惯逐步丢了,后面胖了不少,到现在博士毕业还没完全减下去。
4、早睡早起,养成每天吃早餐的习惯
不要看到室友晚上各种high,早上各种睡你就跟着做,不出一个月人就废了。早睡早起保证的是每日精神充足,长期保持吃早餐的习惯你会发现做事的毅力也有大幅增长。
5、多看书多读文献,保持阅读习惯
研究生关键的就是“研究”两字,而不管研究什么东西都需要从最基本的阅读文献做起,养成每日或是每周的阅读习惯,给自己做一个小规划。
6、学好英语,四六级起码要过
有些人本科都过了四六级,没啥好说的,读研基本要求吧,我当时学校的要求是毕业要过六级的。能力高一点的可以去考雅思,练练口语。我第一次考的时候总分5.5,口语才4.5分好惨啊。
7、不要从众,保持和他人之间的距离
首先,不要看到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,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,不要去从众。其次,和别人之间保持距离,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不会再有联系了,有那么一两个知心的朋友就够了。要明白同学真的就只是同学而已,你不知道今天在你面前笑得很开心的同学,指不定明儿就在背后说你坏话。
8、多做事,少说话,少发朋友圈
除了家人,没有人会希望别人过的比自己好。做人做事低调,减少自己的曝光度,得国奖发C刊没什么好炫的,安稳发育安稳成长,做好自己即可。
9、不要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兼职,不要被物质蒙蔽双眼
提升不了技能的兼职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用处,钱少事多(发传单、送快
递、送外卖,当然不是歧视这些职业,只是说对目前的你没有任何帮助)。可以理解有些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,但是要去兼职,尽量去做些能够有成长空间的、对未来有帮助的事。
10、多看看这个世界,增长阅历
大学就是个象牙塔,长期待着容易迷失自己。多出去走走,“读万卷书”很重要,“行万里路”同样重要。没必要去景点,可以去一些小城市甚至小山村转一转,了解不同人群、不同阶级的生活方式。人和人的阅历是完全不同的,某一个方面可能就对你有一些启发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有一次做项目调研的时候,去一个小村落和一个老太太聊了一下午人生,真的很有意思。